火山导读:
- 一、基本概念:什么是强积金?
- 二、覆盖范围:谁必须参与强积金?
- 三、核心规定:强制供款如何计算?
- 四、供款管理:资金如何运作?
- 五、权益归属与提取:钱什么时候能拿?
- 六、自愿性供款:额外储蓄与税务优惠
- 七、监管与罚则:违规有什么后果?
- 八、常见问题解答
- 总结
什么是强积金?
强积金全称“强制性公积金计划”(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Scheme,简称MPF),是香港政府于2000年12月1日实施的退休保障制度,旨在通过雇主与雇员共同供款,为香港就业人士积累退休金,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退休保障问题,其核心原则是“强制性参与、共同供款、长期积累”。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覆盖范围:谁必须参与强积金?
强积金覆盖雇主、雇员及自雇人士,具体范围如下:
雇员
- 年龄:18至65岁(未满18岁或已满65岁的雇员可自愿参与)。
- 雇佣关系:受雇于香港本地雇主,签订雇佣合约(包括全职、兼职、固定期/不定期合约),每周工作不少于16小时。
- 例外情况:豁免人士包括家务助理(每周工作少于16小时)、非香港居民的临时雇员(受雇期少于13周)、政府公务员(已参与其他退休计划)等。
雇主
- 任何聘用上述“雇员”的香港雇主(包括公司、机构、个人),均有法律责任为雇员安排参与强积金计划,并按时供款。
自雇人士
- 年龄:18至65岁,在香港以自雇形式工作(如小贩、 freelance、个体经营者等),且主要收入来自香港。
- 例外情况:豁免人士包括临时小贩、非居住在香港的自雇人士、已参与政府退休计划的自雇人士等。
核心规定:强制供款如何计算?
强积金的强制供款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(自雇人士需自行承担全部),具体规则如下:
供款比例
- 雇员与雇主:各按雇员“相关入息”的5% 供款(合计10%)。
- 自雇人士:按自身“相关入息”的10% 供款(因无雇主,需承担全部强制部分)。
“相关入息”的定义
指雇员因受雇而获得的现金收入,包括:
- 薪金、工资、佣金、花红、津贴(如交通津贴、膳食津贴等现金福利);
- 不包括非现金福利(如住宿)、遣散费、长期服务金、退休金等。
入息上下限(2023年标准)
为确保供款公平,设入息上下限,超出部分无需供款: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- 最低入息下限:每月7,100港元(低于此金额的雇员无需个人供款,但雇主仍需按5%供款);
- 最高入息上限:每月30,000港元(高于此金额的部分不纳入供款计算,即雇主和雇员每月最高各供款1,500港元)。
供款周期与时限
- 供款期:通常以“发薪期”为准(如月薪、日薪、时薪),需折算为每月入息后计算供款。
- 缴付时限:雇主需在每个发薪日后10天内,将雇主和雇员的供款一并存入指定强积金计划,逾期将被处罚。
供款管理:资金如何运作?
强积金由获授权的金融机构(如银行、保险公司、基金公司)管理,雇主需为雇员选择合规的强积金计划,常见类型包括:
计划类型
- 集成信托计划:最常见,适合大部分雇主和雇员,提供多种投资基金选择。
- 行业计划:针对建筑业、饮食业等流动性高的行业,允许员工在不同雇主间转移时,账户保持不变(雇主只需向该账户供款)。
- 雇主自选计划:大型企业可自行设立计划,但需经积金局批准。
投资自主权
- 雇员可在计划内选择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基金(如保守型、稳健型、进取型),或默认由计划管理人配置。
- 转换工作时,可将强积金转移至新雇主的计划,或保留在个人账户(如“保留账户”),避免权益损失。
权益归属与提取:钱什么时候能拿?
强积金账户权益完全归属个人,雇主供款部分也不例外,提取需满足以下条件:
法定提取条件
- 年满65岁(法定退休年龄):可一次性提取全部权益,或分期提取。
- 永久离开香港:需提供离港证明(如单程证、签证等),且承诺未来不再以雇员或自雇人士身份在香港工作。
- 完全丧失工作能力:需提供医生证明,证明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。
- 死亡:由受益人(如配偶、子女等)申请提取。
特殊情况提前提取
- 极少数情况下可提前提取部分权益,如患严重疾病需大额医疗开支(需医生及积金局审批),但通常需一次性全额提取。
自愿性供款:额外储蓄与税务优惠
除强制供款外,雇主和雇员可选择自愿性供款(Voluntary Contributions),特点如下:
自愿供款的优势
- 无入息上下限:可按任意金额供款(如月薪5万港元,强制供款以3万为基数,自愿供款可按5万计算)。
- 提取灵活:部分自愿供款可在60岁后提前提取(无需等到65岁),或在满足强制提取条件时一并提取。
- 税务扣除:自愿供款可享受个人所得税扣除,2023/24年度上限为60,000港元/年(包括强积金自愿供款及其他认可退休计划供款)。
监管与罚则:违规有什么后果?
强积金由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(积金局) 监管,确保合规运作。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雇主责任与罚则
- 未安排雇员参与计划:最高罚款10万港元及监禁6个月。
- 拖欠供款:按日计算罚息(年利率8%),并处以罚款,情节严重者(如故意拖欠、欺诈)可判监禁。
雇员维权
- 雇员发现雇主违规(如未供款、少供款),可向积金局投诉,积金局会介入调查并强制雇主补缴。
常见问题解答
-
兼职员工需要参与吗?
答:只要每周工作不少于16小时,无论兼职或全职,均需参与。 -
实习生是否需要供款?
答:若签订雇佣合约(即使是实习合约),且符合年龄和工作时长要求,需参与。 -
强积金投资亏损怎么办?
答:强积金投资有市场风险,收益/亏损由个人承担,建议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基金。 -
供款是否需要缴税?
答:强制供款不纳入应税入息,投资收益在强积金内免税,提取时也无需缴税。
强积金是香港就业人士的重要退休保障,通过“强制供款+长期积累”,为个人退休后的经济生活提供支持,雇主和雇员需了解自身责任,确保供款合规;个人也可通过自愿供款和合理投资,进一步提升退休储备,如有疑问,可通过积金局官网(www.mpfa.org.hk)或热线(2918 0102)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