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山导读:
香港公司命名法规要求(法定合规底线)
香港公司命名受《公司条例》(第622章)及公司注册处(CR)指引约束,核心要求包括名称结构、禁用/限制词汇、查册审批流程等,任何违规都可能导致注册失败。
名称结构:中文、英文及结尾词强制要求
香港公司可使用中文名称、英文名称,或中英文名称并存,但需满足以下结构:
- 中文名称:必须使用繁体字(不可用简体字),结尾需包含“有限公司”(如“香港科技有限公司”);
- 英文名称:必须以“Limited”不可缩写为“Ltd”,如“Hong Kong Tech Limited”);
- 不可仅使用英文缩写或数字作为名称(如“HKT Ltd”“123 Co.”均不允许,需完整拼写)。
禁用词汇:绝对禁止使用的敏感词
以下词汇无论是否获得批准,均绝对禁止出现在公司名称中,否则直接驳回: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- 政府/公共机构相关:如“政府”“皇家”(Royal)、“议会”(Parliament)、“总署”(Authority)等,避免误导公众认为与政府有关;
- 攻击性/违法词汇:如侮辱性语言、涉及毒品、暴力、色情等违反公共政策的词汇;
- 国际组织相关:如“联合国”(UN)、“世界银行”(World Bank)等,需获得相关组织书面授权(几乎不可能);
- 误导性词汇:如名称暗示公司拥有超出实际的权力或地位(如“环球中央银行有限公司”)。
限制词汇:需额外审批的特殊行业词
部分词汇本身合法,但因涉及特定行业监管,需先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批准,否则注册处不予通过,常见限制词汇及审批部门:
- 金融类:如“银行”(Bank)、“保险”(Insurance)、“证券”(Securities)、“信托”(Trust)等,需香港金融管理局(HKMA)、保险业监管局(IA)或证监会(SFC)批准;
- 医疗/教育类:如“医院”(Hospital)、“大学”(University)、“学校”(School)等,需食物及卫生局、教育局批准;
- 法律/会计类:如“律师行”(Law Firm)、“会计师”(Accountant)等,需香港律师会、会计师公会批准;
- 其他特殊行业:如“建筑”(Construction)需屋宇署批准,“旅行社”(Travel Agency)需旅游业监管局批准。
名称唯一性:避免与现有公司混淆
公司名称需与香港已注册公司、已登记商标(若涉及)有显著区分,避免公众混淆,注册处通过以下规则判断:
- 完全相同:直接驳回(如已有“香港科技有限公司”,不可再注册同名);
- 高度相似:仅细微差异(如“科技”与“科枝”、“Limited”与“Limitee”),或添加无意义前缀/后缀(如“新香港科技有限公司”),可能被认定为“混淆性相似”而驳回;
- 查册工具:需通过注册处的 “公司名称查册”系统(CR Online)初步核查,查册通过仅为“可用”,最终以注册处审批为准(因查册不包含商标、域名等外部冲突)。
查册与审批流程:从“可用”到“注册”的关键步骤
- Step 1:名称查册(免费):通过CR Online或委托秘书公司查册,确认名称是否违反上述规则、是否与现有公司冲突,耗时约10分钟;
- Step 2:提交名称申请:查册通过后,提交“公司名称批准申请书”(NN1表格),注册处1-3个工作日内审批,通过后名称保留6个月(期间可用于注册公司,逾期失效);
- Step 3:最终注册:6个月内完成公司注册(如提交NC1表格),名称正式生效。
注意:注册处的“最终否决权”
即使名称通过查册和初步审批,注册处仍可能在后续流程中以“误导性”“违反公共利益”为由拒绝,
- 名称看似属于某知名品牌(如“苹果科技(香港)有限公司”未获苹果公司授权);
- 名称隐含虚假信息(如“香港国际银行有限公司”实际无银行业务)。
香港公司命名策略(商业价值最大化)
合规是基础,而优秀的公司名称需兼顾品牌传播、业务拓展与长期价值,以下策略供参考: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易记性:简洁、独特,降低传播成本
- 中文名称:控制在2-4个字(如“腾讯”“阿里”),避免生僻字(如“龘”“䶮”)或过长(如“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”);
- 英文名称:控制在2-3个单词(如“Alibaba Group”“Tencent Holdings”),避免复杂拼写(如“Xenonquasar Limited”);
- 发音与节奏:中文名称读起来朗朗上口(如“小米”“字节跳动”),英文名称避免连续辅音(如“Smith & Sons”比“Schmidt & Schumann”更易记)。
行业相关性:让客户“秒懂”业务
名称可间接反映行业属性,帮助客户快速识别业务领域,降低获客成本:
- 科技类:“科技”“数码”“数据”(Tech, Digital, Data);
- 金融类:“金融”“资本”“投资”(Finance, Capital, Investment);
- 服务类:“咨询”“管理”“服务”(Consulting, Management, Services)。
例:“香港云启科技有限公司”(明确为科技领域,“云启”暗示云计算/互联网业务)。
扩展性:预留业务增长空间
避免名称过于局限业务范围,以免未来拓展时需改名(改名需股东决议、注册处审批,耗时1-2周,成本约1000港元):
- 反面案例:“香港女装设计有限公司”若未来拓展男装或电商,名称与业务脱节;
- 正面案例:“香港创想集团有限公司”(“创想”可覆盖设计、科技、咨询等多领域)。
国际化适配:兼顾海外市场的语言与文化
若公司计划拓展海外业务,英文名称需规避以下风险:
- 谐音/含义冲突:如“Pee Cola”(英文“Pee”意为“小便”,类似“可口可乐”的负面谐音);
- 文化禁忌:如“Black”在西方可能关联负面含义,“Dragon”在部分文化中象征邪恶(可改用“Phoenix”“Eagle”等中性词汇);
- 域名可用性:英文名称最好能匹配.com/.hk域名(如公司名“Hong Kong Star Limited”,域名“hkstar.com”是否可注册,避免客户找不到官网)。
商标与品牌保护:从“名称”到“资产”
公司名称应与商标、域名协同,形成品牌护城河:
免责声明: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|
- 商标注册:名称通过后,立即在香港知识产权署注册商标(避免他人抢注,成本约2000港元/类);
- 域名注册:优先注册与名称一致的.com/.hk域名,若已被占用,可微调(如加“hk-”前缀:“hk-star.com”);
- 跨地区保护:若业务涉及内地,可同步注册“香港XX有限公司”的内地商标(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)。
文化适配:尊重香港本地语境
香港是双语社会,名称需兼顾中西方文化接受度:
- 中文避免政治/敏感联想:如“国安”“解放”等词汇可能触发注册处审查;
- 英文避免本地化歧义:如“Hong Kong Boss Limited”中“Boss”在粤语中无负面含义,但在英文语境中可能显得傲慢,可改用“Leader”“Pioneer”。
合规为基,策略为翼
香港公司命名需“两步走”:
- 先合规:严格遵循名称结构、禁用词、查册流程,确保通过注册处审批;
- 再策略:从易记性、行业关联、扩展性、国际化、品牌保护五维度优化,让名称成为业务增长的“助推器”。
若对名称合规性存疑(如涉及限制词汇),建议提前咨询香港持牌秘书公司或律师,避免反复驳回延误注册;若侧重品牌长期价值,可同步规划商标、域名注册,构建完整品牌体系。
附:常见问题Q&A
- Q:公司名称可以包含“集团”吗?
A:可以,“集团”(Group)无需额外审批,但需确保公司实际为控股型企业(如旗下有子公司),否则可能被注册处认定为“误导性”。 - Q:注册后想改名,流程复杂吗?
A:需股东通过特别决议,提交“更改公司名称通知书”(NC2表格),注册处1-2周审批,费用约1000港元,改名后需更新银行账户、合同等所有文件。 - Q:可以用英文名缩写作为公司名称吗?
A:不可,英文名称必须完整拼写(如“HKT Limited”合法,“HKT Ltd”不合法),但日常运营中可使用缩写(需在合同、官网注明全称)。